購買此書的目的與想法~
今天想來介紹一本我約在半年前,也就是年初閱讀完畢的書~
雖然我的工作性質不需要常常寫企劃~
甚至完整企劃有點耗我時間XD
(我屬於要快速產出內容的類型)
但是,當初我購買此書的目的。
就是想要藉由此書的思考方法,
來釐清自己常常要面臨快速抉擇的時刻。
最近正好面臨了一些人生職涯上的問題!
在我的筆記知識夾裏找到這本書的重點~
如下圖(總共大約有8頁)
那就開始吧!
印象深刻與記憶深刻點
思考前,如何有效提問是重點。
人與人之間的對話,必須要有效的對在刀口上,那才是溝通。
朋友之間就算了,但是對於商場上、談判上~
如果你的思考方式太拘限,遲遲無法達到對方想要的窗口!
事實上,體驗不佳很可能會讓人對你印象大打折扣。
「精準企劃」給了幾種提問思考~
例如當上司給你一個任務,你必須想一下這個任務的背景是什麼?
或是,你需要做一份跨領域的簡報,那最終決策者會是什麼人~
想像一下,當你少了這樣的程序,面臨被退案的機率有多高?
由結論去解釋闡述企劃-金字塔結構
以白話一點來說,就是從結果推回到題目本身。
金字塔結構共有兩種
解說型結構
[結論]→事實→判斷根據→判斷內容
羅列型/並列型結構
[結論]→根據a
→根據b
→根據c
相對之下,依我的判斷來說,我會覺得解說型比較適合平時的我。
畢竟平時我需要做的決策或是問題,結構與複雜程度低。
這時候可能不適合用羅列型的方式一一抽開判斷。
PACT-導出概念的4個階段
定義問題: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什麼?
問題對策:企劃者想出來的課題對策是什麼?
對策的核心:企劃者提出的對策核心內容是什麼?
轟雷掣電的句子:能讓核心內容在閱讀內容者心中,
感到轟雷掣電的表達是什麼。
目前覺得實用的內容
提升觀察能力的方法
- 懷疑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
- 思考要解決的問題
- 留意觀看微小的事物
- 犯錯或失敗時不要馬虎帶過
- 充分利用五感
- 別錯過生活中的小麻煩
- 製造能接觸新東西的機會
- 保持好奇心
推薦指數與總結
推薦指數為 ★★★(滿分五星)
首先因為原文作者為韓國人,此書為翻譯書。
在語意解釋的部分比較多我認為不那麼常見的詞彙。
尤其,很多東西都要
加上理論與圖表較多~
剛開始有些沈悶,很容易半途不想再看!
另外,有學過經濟學的人對4P、3C這類型的思考工具應該都不陌生。
因此我覺得比起閱讀這本書,或許對思考工具、架構術不陌生的朋友~
可以再多做一些功課,針對問題類型再選擇方法。
(簡單來說,我覺得都指望這本書的內容,會有點浪費時間)
而優點部分就是我上面分享的「提升觀察能力的方法」。
畢竟身為一個急性子,這樣的一套流程可以幫助我細心抓住一些重點。
少走一些冤枉路。
以上是我的小心得分享,因為時間有點久了~
看著筆記能夠回想的記憶真的有限XD
那就這樣囉~
歡迎各位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想法。
書本圖片來源為:博客來
